素質教育正式現(xiàn)身是上世紀80年代后期。1986年《義務教育法》規(guī)定:義務教育必須“實施素質教育,提高教育質量,使適齡兒童、少年在品德、智力、體質等方面全面發(fā)展”。
自此,各種關于“素質教育”的理解和做法就層出不窮了。
有人說,從詞義以及心理學上來講,“素質”指的是“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點”(《辭海》1979),所指的是“稟賦”“天資”“天賦”,于是有人說了,“這素質既然是先天形成的,教育如何能改變?”
有人說,素質教育不就是要加強孩子藝術和體育修養(yǎng)嗎?
還有人說,素質教育是針對應試教育而生的,是為了糾正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弊病,奔著減輕學生負擔來的,不是字面上的意思。可是,素質教育真的減輕孩子們的負擔了嗎?
真相是,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,素質教育的評判標準無法被量化,素質教育應試化傾向越來越嚴重,形式重于實質,時至今日,在某些地方儼然已成為一種新的應試教育。
不少城市,在小升初甚至幼升小階段,學校會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門樂器,要求贏得“三好學生”稱號的條件是每個學年都必須拿到三到六張證書,涉及美術、書法、珠心算、音樂、舞蹈、唱歌、圍棋等多方面內容。
為了拿到這些證書,孩子們需要參加各種特長班、興趣班。眼見本是為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素質教育被肢解成各種等級、分數、證書,被“評斤論兩地倒買倒賣”,充斥著商業(yè)味。
可是,多家500強企業(yè)明確表示,“我們需要的,并不是用證書堆起來的‘人才’。”
盧梭說過: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,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。
不管是傳統(tǒng)的應試教育還是被應試化了的素質教育,一旦和望子成龍的期待扯上關系,到最后,都會成為孩子的負擔,阻礙孩子的正向成長和多元智能的開發(fā)。
反而,當我們剝開這層功利,好好思考下孩子真正缺的是什么方面的教育。真正的素質教育是創(chuàng)造各種機會與空間,讓孩子獲得真正的全面發(fā)展,而不是簡單的興趣愛好技能化。
那么,現(xiàn)在的孩子缺什么?
曾經在一篇文章里看到這樣一句話,覺得很有道理:
“人的價值不在于擁有很多證書,而是擁有一個會獨立思考的大腦。”
是的,目前教育的最大問題,就是對教育從認知到實踐都存在一種系統(tǒng)性的偏差,這個偏差就是很多人把教育等同于擁有大量知識、擁有很多證書上。
我7歲的女兒現(xiàn)在在學水粉畫。有一次我在上課的地方看她上課。當天的任務是畫一幅山水畫,據說畫了之后可以去參加比賽。
女兒呆坐在桌子前起碼10分鐘,不知道如何下筆。
我在一旁看著,不知道她為什么呆著。下課后我問她。她說,“老師說模仿著畫就可以,但是我看了那副畫,覺得畫面上分了好多層,我不知道從哪一層開始畫更好,所以我在想。”
“后來想到了嗎?”
“沒有。我只是覺得要分層畫,但是老師沒教過我,我不知道怎么做。后來看了旁邊的同學,他們就是按照從左往右、從上到下在畫,我就照做了。下次上課前我打算問問老師,我覺得那樣畫會更好。”
一個7歲的孩子會有這樣的思考過程讓我很欣慰。
在日常的職場培訓中,我強烈地感受到,大部分學生(已經工作的人)不愿意思考,人云亦云,按部就班。這樣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:工作能力多年不漲,思維模式固定不變,最后被淘汰都不知道自己因何失敗的。
人真正需要的,是思考力,以及伴隨著思考而來的學習力和克服困難的行動力。
如果你僅僅是把要學的東西機械的記住,而沒有去思考她的本質是什么,為什么是這樣,為什么要這樣,那么你學到的知識就是“死”的,場景一變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甚至“手無縛雞之力”。
愛因斯坦說過,“我沒有特殊的天賦,我只是極度好奇”,“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”。他說的好奇心和想象力,我覺得是我們過去比較忽視的學會創(chuàng)造的能力。
學習是對知識的學習,但比學習更重要的,是想象力,是創(chuàng)造力,是價值觀。通過想象和創(chuàng)造,把一個小小的知識點延展成多個個知識點,然后思考、吃透,形成一個知識面。
多倫多大學三科學霸之父、教育部《世界教育信息》研究與咨詢中心主任左罡,此前在一場國際教育研討沙龍中提到,自己當年決定送兒子出國讀書,就是因為“孩子想法太有個性”。
“他不是傳統(tǒng)應試教育下的好學生,文化課成績一直都很一般,還常常因為質疑唯一的標準答案而得到老師的負面評價,老師認為,這樣的他‘很不聰明’。”
憑著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經驗,左罡很快意識到了自家孩子在學習方式上的特別之處。
“孩子沒有錯,是評價體系太單一,導致老師的評價本身出了問題。就好像猴子,大象,老虎進行爬樹比賽,最后猴子勝利了,就能證明它是動物里最厲害的嗎?”
從那時起,左罡就開始在北京尋找倡導開放型思維模式的國際學校,從高中起,就讓孩子接受以跨學科整合為特色的STEAM教育的熏陶,也就是現(xiàn)在所說的跨界學習。
很快,這個在國內傳統(tǒng)應試教育體制看來很不討巧的孩子,在STEAM教育模式和PBL教學方式的引導下,表現(xiàn)一路精進,不光在各種比賽中獲獎,還關注社會問題,有比較成熟的想法。且在大學期間,與友人共同創(chuàng)業(yè),給加拿大當地著名互聯(lián)網企業(yè)做產品設計與策劃。
從事中美基礎教學多年,目前在橘郡美國高中工作的林老師,在北京、深圳等地參加過多次國際學校招生會,對于國內父母的“應試思維”有著非常明顯的感受:大部分的父母過度關注分數,比如他們在咨詢招生的時候,最喜歡問:
“多少分能進你們學校?”
相比之下,本就在歐美留過學的父母更容易問到點子上,比如:
你們怎樣培養(yǎng)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?
課程體系是否使用PBL教學方式?
是否關注孩子的心理安全與行為培養(yǎng)?
……
“分數固然是招生考核的一個方面。但國外大學招生并不是中國父母們想的那么簡單。”
在學業(yè)成績之外,國外高校同時看重孩子的研究性學習能力,是擁有何種個性與天賦的人,是否擁有成才需要的軟實力,比如適應能力、溝通能力、團隊合作能力與毅力勇氣等等。
所以,“對于注重激發(fā)孩子成長動力,釋放自我潛能的未來學校,不僅僅是靠激發(fā)孩子的好奇心與激情,激情遠不如自驅力持久,而自驅力是靠自主、目的與專精三個核心要素所推動。所以,很有必要把國外百年名校‘招生標準背后的整體人才發(fā)展框架’真正納入到學校的教育標準之中,這才是真實的、有意義的素質教育,或者叫“智人教育”。林老師意味深長地說。
事實上,真正的美式教育注重通識教育和全人教育,而不是像國內某些學校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,或者把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(興趣與愛好)簡單疊加,而是在心靈自由的基礎上,重在對心智培養(yǎng)+能力打造+品格塑造的全方位賦能,從而實現(xiàn)思維+個性的綜合教育效果。如此的素質教育,才是真正有價值的,更能讓孩子獲得持續(xù)的心智成長與認知升級。如果以此作為孩子個性化人生算法量級積累的支點,都不是普通的閉門造車式的應試教育,或者說異化的素質教育模式下可以做到的,學校、社會與家長們的改革開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【報名信息】
免費電話:400-8080-302
聯(lián)系人:歐陽老師 手機:17310788597 微信:Anne8597
江老師 手機:18017921033 微信:jiangyue2046
來源: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:http://cv666.cn/szmg/200896.html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(fā)布、編輯整理上傳,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,不為其版權負責。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(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電子郵箱:jiangyue201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