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國際學校和新加坡國際學校各有優(yōu)劣,下面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:
中國國際學校的現(xiàn)狀
2017年中國教育新政改革恐影響國際學校質(zhì)量
2017年教育部推出新規(guī)定:1-9年級必須完成國家設定的課程和課時,而且規(guī)定的課程必須用中文授課。不少中國父母送孩子去國際學校,較重要的是考慮到學校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全套國際化教育,高中結束后出國讀大學。很明顯,新政策下,這種模式不可能繼續(xù)下去了。
如果中國的國際學校執(zhí)意按照國外模式走,那學生就只能用課外時間學習國際化課程,這對孩子來說負擔有點太重了。因此國際學校的小學、初中肯定會放棄原來的國外教學模式。如果幼兒園和高中采用國際模式、小學進行中國義務教育,那銜接上就是個大問題!
外教流動性大,師資狀況令人擔憂
國際學校外教的流動性非常大,基本每2年就會換一撥教師。這就造成教師對中國學生缺乏了解,對中國也缺乏了解。很多外教僅僅在中國待幾個月感受一下中國的文化就走了,這其實對學生也影響不小。
另外,一些國際學校所雇傭的外籍老師根本不具備執(zhí)教的資格和水準。教學質(zhì)量這一塊也沒有保障,因為中國的工資水平在那兒,較近的一項調(diào)查顯示:90%以上的老師覺得工資偏低。
嚴苛的入學條件
如果你覺得中國的國際學校想進就進?那就圖樣圖森破了!特別是北京的國際學校,已經(jīng)不像前幾年那樣只要報名就能上。想讀國際學校,不光要求學生參加選拔考試,一些學校門檻更是五花八門,對學生身份、家庭等情況還會做出要求。
缺乏正規(guī)的國際課程體系
個別國際學校有名額,卻沒有正規(guī)的國際課程體系。部分國際學校不得不東拼西湊,半中半洋進行教學,不僅無法達到國際化教育的水準,還會阻礙一部分優(yōu)秀學生的自我學習。
中國學生比例高,語言環(huán)境不足
中國學生太多,除授課外,語言環(huán)境幾乎中文。學生會有依賴心理,反正中國教師會說中文,所以學生很多時候要求老師用中文授課。
如果老師承受不住同學的軟磨硬泡,往往就會用中文,但是長久看來,是對學生很不利的。
新加坡國際學校的優(yōu)勢
華人環(huán)境,英文授課
新加坡華人占到總?cè)丝?0%左右,英文是官方語言,華文又是不能割舍掉的母語,這無疑是留學市場中家長的強心劑。
小留學生在離家后,在英文環(huán)境中暴風成長,也不忘五千年的中文,妥妥地實現(xiàn)完美過渡。對比留學歐美國家的小孩,新加坡留學生的適應期安靜的像個寶寶。
生活安全高保障
新加坡安全到用錢包占座!在英國《經(jīng)濟學人》公布的全球城市安全指數(shù)報告中,新加坡位居前三。
對比國內(nèi)重口味的地溝油和霧霾,新加坡清新到小白鞋穿了一年還是白的!花園城市稱號可不是亂講,大片空出來的陸地,走幾條路就遇見片森林。坐標熱帶,卻熱的清新脫俗。
中西合璧,教學靈活
新加坡教育以啟發(fā)為主,讓孩子去尋找方法探究原因,再做判斷。這就鍛煉了孩子在日后生活與工作中發(fā)現(xiàn)、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!
尤其是國際學校,以重金聘請來自世界各地有名望的教師任教,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,國際學校會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,因材施教。
對于中國學生而言,新加坡國際學校開設了英文輔助班,來幫助中國學生更好的適應環(huán)境,提高英語水平。其次,學校也提供成熟的中文課程,有助于以華文為母語的學生取得更好成績。
政府留學政策優(yōu)待
國際學校提供幼兒園,小學,中學,高中課程。對于低齡學生,新加坡允許媽媽,奶奶或外婆(其中一人)辦理陪讀簽證,至學生年滿18歲。
新加坡和歐美國家比起來,生活環(huán)境較易適應;對于沒有英語基礎的人,溝通交流也不會有障礙。
IB課程成績亞太區(qū)較優(yōu)
國際中心會考課程(IB)是很多知名大學的敲門磚,在美國、英國、澳洲學校的認可率非常高。
就2016年IB成績來看,新加坡IB課程考生及格率占97.3%,而全球平均及格率只有70%。全球考獲滿分考生中有6成來自新加坡。除此之外,新加坡考生的平均成績是38.27,也比全球考生29.21的平均成績高出近10分。
更多國際學校信息可點擊查詢(國際學校網(wǎng))
來源:國際學校網(wǎng) 本頁網(wǎng)址:http://cv666.cn/wenda/197642.html聲明: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,本文來自于網(wǎng)絡,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文章內(nèi)容僅供參考。如若我方內(nèi)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,應該及時反饋,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(nèi)容。